现实是否如网上所说的相同呢?中国青年报记者致电河南省新乡市畜牧局求证此事。该市畜牧局回答称,了解该工作后,1月11日,他们敏捷成立了查询组,前往事发地查询具体状况。
新乡市畜牧局有关负责人通知记者,网上所传图像的事发地是位于新乡市牧野区的绿莹奶业农人专业合作社奶牛小区,这儿集合着26户养牛专业户,有1000多头牛的饲养规划。
经查询,该合作社每天约有6.5吨的产值,收奶公司只能消化5.9吨,的确呈现了滞销状况。不过,这儿并非像网上盛传的“农户将多余的鲜牛奶用来浇地”,也绝不是“1天倒掉1吨”。
“剩下的牛奶将由奶农按各自的产奶量巨细收回去再利用,奶农通常以零售或饲喂犊牛等方法自行处理有些生鲜乳,直接倒鲜牛奶的状况少之又少。”该负责人说,通常只要在遇到气温偏高或卖不掉、时间长牛奶蜕变时才会倒掉。平常,每天会倒掉约20公斤摆布的过期奶(包括病牛产的不合格奶)。
经过与新乡市绿莹奶业农人专业合作社司理宋全祥沟通和实地检查,新乡市畜牧局了解到,1月9日,在该合作社挤奶时期,有两名河南本地媒体记者来采访。当记者在牛场及挤奶厅进行采访摄影时,有些奶农心情对比激动,开端在挤奶厅倒奶,让记者摄影,后又到附近麦地倒奶让记者摄影。当天倒奶40公斤摆布。
“厂家每天只收5.9吨牛奶,多给他们送一点也得拉回来。咱们家每天出产牛奶600斤摆布,自从厂家收买量削减今后,一有些牛奶要自个处理。喝又喝不完,咱们就以每斤0.5元、0.8元的报价卖给养猪场,让猪娃喝牛奶。”一名不肯泄漏名字的奶农说。
“倒奶工作是真实的,但数量不大。”一位奶农说。“咱们先给小牛喝,喝不完就以每斤几毛钱的报价卖给养猪的,真实没人要再倒。”本地奶农说,除非是过期了,不然怎样舍得直接倒掉,“浇麦子会给烧死吧,横竖我之前浇树都不可”。
据一位奶农讲,“网上音讯发出后,厂家就把咱们的奶悉数收买走了”。
“鲜牛奶滞销状况现已持续近一年,在近期恶化,这次工作是进口奶粉带来的冲击。作为主管部分,咱们感到适当急切。”新乡市畜牧局副局长宋贻亮通知记者,新西兰、澳大利亚都有天然草场,质料本钱低,撤销关税铺开进口后,必定对国内市场形成冲击。
据农业部发布的数据,自2014年2月开端,生鲜乳报价接连10个月跌落,同比降低6.1%。这是铺开进口后带来的直接影响。“进口奶粉每吨1.8万元,而出产1吨奶粉需求9吨鲜牛奶,折算一下,1吨进口的鲜牛奶本钱也就不到2000元。而当前国内1吨鲜牛奶的本钱要抵达3500元,奶企收买完也许接近4000元,基本是前者的两倍。”宋贻亮说,在这种状况下,奶企必定会挑选用进口奶做质料。
针对近期以来生鲜乳报价走低、单个小区商品滞销的状况,新乡市畜牧局曾多次约见三元、伊利、蒙牛等乳制品加工公司有关负责人和谐生鲜乳出售疑问。接下来,该市畜牧局将积极和谐生鲜乳产销联系,指导奶牛饲养场户科学安排出产,引导加工公司和奶农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据了解,除新乡市以外,河南省内不少牛奶产区都呈现滞销,奶农们觉得生意越来越难做,焦作、济源等地的一些奶农表明,他们每天剩下的鲜奶最多时能有数百公斤,1斤0.5元也没人买,只能倒掉。
记者在网上查找发现,奶农倒奶工作并不是首次发作。上一年年底至今,青海、山东、广东、河北等地均呈现牛奶滞销状况,新鲜牛奶“喂猪浇地”、“倒奶杀牛”等状况时有发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