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了解,这是双方联合研发的首个优良水稻品种,具有株高较矮、生育期适中、直链淀粉含量低(口感好)、抗白叶枯病能力强、产量高等优良性状。科研人员采用目前世界最先进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技术,将一个半矮秆表现型的基因、一个低直链淀粉含量基因、两个抗白叶枯病基因,成功地引入到印度尼西亚当地一种高秆水稻品种中,育成的水稻品种株高1.07米至1.24米,有效增强其田间种植的抗倒性,亩产量提高100公斤左右,生育期缩短20天至43天。
据安徽省农科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双方于2011年建立联合实验室,研发适宜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种植的水稻品种。目前已在中国合肥、海南和新加坡进行研发活动,并加快新品种培育及其商业化步伐;同时,组织联合学术研讨会,以促进双方的科学交流与合作。
淡马锡生命科学研究院业务总裁谢龙民说:“应用生命科学的成果和技术来改善生活,是我们主要目标之一,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合作研究,创造更好的优质大米,既有益于大米生产者和消费者,也助推区域性水稻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