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王 热搜: 2014    安全  展会  种子  五常大米  超市  食品展会  北京食品展会  北京有机食品博览会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综合快讯 » 正文

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 2017餐饮创新峰会顺利召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7-06-30   浏览次数:1079
核心提示:6月15日,由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吖咪厨房主办,餐饮O2O、联合造食联合举办的2017餐
 6月15日,由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广州市委员会、吖咪厨房主办,餐饮O2O、联合造食联合举办的“2017餐饮创新峰会”在“2017世界食品广州展”现场顺利召开,本次峰会吸引了全国范围内200位餐饮从业者、连锁加盟店管理者、行业领军人物、创新餐饮代表人士参与。

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 2017餐饮创新峰会顺利召开

餐饮大咖齐聚一堂

此次峰会以“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为主题,通过业内精英的主题演讲以及圆桌论坛,与现场200多位餐饮同行进行深度探讨,着重关注“消费升级下的餐饮体验新提升”,站在环境、企业、文化、服务、品质的角度,尝试根据不一样的多维度的连接方式创建战略升级路径,为企业价值、管理以及商业可持续带来更多新思路。

峰会当天开展了7场嘉宾主题演讲,吖咪创始人季攀、牧之初心合伙人&CMO白阳、中国互联网餐饮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山、点旨一盅&联合造食的创始人陈大口、华空间设计创始人熊华阳、不怕虎牛腩创始人项韬、集美山田组董事陈美伊等餐饮大咖齐聚一堂,分别就新物种与盲端侧枝、餐饮变革下的互动方式、餐饮如何玩转新媒体营销问题等分享各自见解。

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 2017餐饮创新峰会顺利召开

嘉宾圆桌对话

另外,圆桌对话中,7位嘉宾面对面交流。从餐饮零售企业如何在消费升级下拥抱新的机遇,并从用户体验和服务创新的角度,7位嘉宾各自发表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季攀认为标签感特别重要,消费升级要从物道体验到标签进行。罗华山建议大家关注产品的场景化是一个方向,另外还需要关注品牌符号背后所带来的象征意义。

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 2017餐饮创新峰会顺利召开

吖咪创始人季攀

吖咪创始人季攀在主题演讲中就盲端侧枝理论,分享了“如何喜新不厌旧”的想法。盲端是指旧的物种,侧枝是指新的物种。大家对新物种的到来有三种典型的态度:看不见、看不懂、看不起。主流盲端的生存障碍是:1、太强大,一切为此而生;2、太相似,大家彼此固化;3、太傲慢,瞧不起新物种。他认为主流不会是长远的,所有新的主流一定来源于异端,他建议:1、保留住自己的盲端,保持住对异端的关注,不要犯喜新厌旧之毛病;2、保持住跟跨界的人、跨界的资源、跨界的企业、跨界的组织之间多来合作,多来交流,所有新的物种都是跨界链接才出现;3、社群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部分,用社群的思维去面对消费者,用社群的想法来链接所有有可能链接的资源。在主流衰丧,异端兴起的时候,需要我们大家一起来迎接它,看懂它,也看得它。

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 2017餐饮创新峰会顺利召开

中国互联网餐饮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山

中国互联网餐饮研究院副院长罗华山以“餐饮如何玩转新媒体营销”为主题,从全国餐饮大数据、90后新人群消费的特征来进行分析。他认为目前餐饮面临4种“新常态”,分别是:竞争加剧、微利时代、客群变化、模式升级。

消费升级就是从产品到“新消费主义”,在这个里面,消费者消费不仅是产品与服务的使用价值,更多的是符号象征的精神价值,也就是品牌!最终就是要挖掘消费者未被满足或者自己都不清楚的欲望,从场景感,从产品的品类中找到他们的需求。

在餐饮新媒体营销这块,罗华山这四年来跟非常多的餐饮企业接触中发现,80%餐饮品牌在新媒体沉默,他们不知道玩法,没有建立有效的链接。他认为餐饮人要学会制造内容,制造媒体的内容,成为媒体愿意传播的红人。

餐饮新媒体的玩法归结起来有以下几点:内容自传播OR平台导流;产品场景化OR用户社群化;存量OR增量;行业媒体OR美食大号。

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 2017餐饮创新峰会顺利召开

“点旨一盅”&“联合造食”联合创始人陈大口

“点旨一盅”&“联合造食”联合创始人陈大口在2013年从媒体人转身为餐饮人,创建了“点旨一盅”。作为一个“跨界打劫”的外行人,在此过程中遇到很多坎,他说自己“交了很多学费”,也以此为契机,他和伙伴创办了“联合造食”,整合国内各大餐饮机构,凝聚一批餐饮业投资人,致力于为餐饮创业者提供灵活舒适的办公环境和丰富的餐饮创业资源平台。

他认为,餐饮人应该卸下竞争壁垒,实现资源共享,做到信息互动和经营互助,一同抓住机遇,找到专业的伙伴一起努力,就像射手不必去扛血,各人可以负责自身专长,创建一个良性发展的餐饮界生态平台。

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 2017餐饮创新峰会顺利召开

华空间设计创始人熊华阳

熊华阳是设计师出身,他创立的华空间设计专门从事餐饮空间设计已有14年历史。在演讲中,他认为所有的企业做的都是一件事,即创造与传递价值,而企业价值观念的外部表达就是品牌。餐饮品牌能否发展,在于品牌价值的观念是否被大众接受,和价值传递的方式是否适应社会环境。企业只有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才能游刃有余的适应新环境。

随着时代发展,以客户为中心的体验经济成为主流。对餐饮品牌来说,店面环境是传递品牌理念的重要渠道,强化体验是传递品牌理念的重要方式。因此,分析顾客需求,从精神性和功能性两个维度提升顾客的体验,建立一个循环的体验过程,形成顾客对品牌的认可,对一个品牌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 2017餐饮创新峰会顺利召开

牧之初心CMO白阳

随着中产阶级逐步成为消费主力,消费者的观念在转变,更追求商品的高品质的性价比。牧之初心CMO白阳在演讲中以牧之初心为切入点,和大家分享了在消费观念改变,餐饮消费升级背后的产业重构。

白阳认为,牛排消费在行业中存在两个痛点:高档西餐厅中的牛排价格过高,无法成为高频消费;低价牛排餐厅多使用由食品工业加工的重组肉和腌制肉。于是,牧之初心重新定义牛排的用餐方式,做一个专注做牛排的品牌,只提供四款牛排,通过专注来实现牛排的做高性价比。

他们这样的细分化,消费者会有两种感受:高性价比,较低的客单价就能吃到一份加拿大的原切牛排;牛排现场切、现场煎的全新体验。

而这高性价比的产品,源于他们在后端的各项动作:进行供应链整合,原材料从加拿大牧场屠宰、切分后真空包装直运到店内,同时舍弃大店面、精装修,降低了成本;参考麦当劳的模式,20-50平米的店面+5-6名人员,实现高坪效高品质。

在消费升级下,餐饮行业只有做好分类细分,才能越做越专业。同时应加重对后端运作的重视,从而从本质上实现产品的性价比,实现产业重构。

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 2017餐饮创新峰会顺利召开

不怕虎牛腩”创始人项韬

不怕虎牛腩”创始人项韬在本次演讲中教给大家“恋爱秘籍”。在个体消费时代下,企业与顾客的沟通效果越来越差。这源于消费模式的几种转变:与顾客关系更具黏性;品牌由卖商品进化到售卖价值观;由企业自己营销,变成凝聚顾客为企业营销;更多企业选择通过宣传创始人等个体来促进销售;小众品牌崛起;顾客购物需求由“我需要”变成“我想要”。面对消费态势的转变,餐饮业更应如恋爱般与顾客产生更深的联系。关于如何谈这场“恋爱”,他也给了几点意见。

赋予人性:最便捷的方法是将创始人与品牌深刻绑定,建立品牌人格形象,另一个方法则是根据品牌特点打造。创造场景:塑造一个消费环境,打造符合品牌理念的空间场景,戳中顾客的情感需求。输出内容:内容应通过言谈举止、餐厅环境等打造,不应盲目追热点。抹掉边界:跨界不等于抱大腿,而是与门当户对的对象跨界,也可自身进行空间、形象、时间的拓展。拥抱亚文化:重视对亚文化圈子的融入。

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 2017餐饮创新峰会顺利召开

集美山田组董事 &设计总监陈美伊女士

很多餐饮人在餐饮变化中实践,获得新的经验,让餐饮暂时度过变革的瞬间,但市场并非静止,对此集美山田组董事 &设计总监陈美伊女士分享了《可持续发展的餐饮设计》,并提出只有在关注市场环境变化,亲身体验新消费、新变革的情况下,做好自己核心的产品,同时,关注市场对消费体验(装修环境、颜值菜品、餐饮花样....)的变化,还有最重要的:无论“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怎么发展,餐厅生命力的持久,都离不开可持续这个理念。

何为可持续?餐厅生命周期的不断延长。让老品牌+新体验(互动)、让老品牌+新外衣(环境)、让老品牌+新活力(创新),通过原创的设计、策划,让品牌更加鲜明。

此次峰会到这里已经圆满结束,相信大家在此次峰会中也收获不少干货。但是在“新物种·新消费·新变革”下,我们需要更多的思考,也需要更多的改变,只有做好准备,在下一个浪潮来临时,才能站稳。

 
 
特别声明:①凡本网所有原始/编译文章及图片、图表的版权均属品牌食品网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联系取得授权后转载。 ② 凡本网注明“信息来源:XXX(非品牌食品网)”的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仅供网友学习参考使用,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著作权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无意侵犯版权,如有侵权,请速来函告知,我们将尽快处理。 ※ 联系QQ:2408931033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广告报价 | 使用指南 | 使用协议 | 收款码 | 联系我们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京ICP备2021003644号-24
展开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