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舌尖中国到舌尖全球 产业链源头仍是关键
面对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和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消费者对进口食品的需求呈现出追求健康化、追求创新的特点。在从量变到质变、从一二线市场拓展到三四线市场的整体消费环境下,除了政策需要进一步优化之外,进口食品供应链的专属性、专业性、一体化仍然是进口食品面临的主要瓶颈。
据悉,2018年中国进口食品来源地达185个,进口总额达735.7亿美元,同比增长达19.3%。在进口食品来源地不断增加、种类日益丰富的趋势下,行业期待可以打通全球产业链的专业平台的诞生。
2018年,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在上海建立了中国进口食品公共服务平台,并委托上海外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作为唯一运营机构。公共服务平台旨在于服务国外生产商、集货商和中国采购商,促进世界各国的食品高效、低成本进入中国市场,降低供应商进入中国市场的法律风险,搭建国外供应商与中国采购商沟通和合作的桥梁,促进食品国际贸易,让更多健康美味优质的国际食品进入中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多边合作 全程护航 保障进口食品行业健康蓬勃发展
“中国进口食品公共服务平台”在创建之初,就本着国内外企业合作、可持续发展的大原则。
目前,服务平台已对接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源头采购资源,3000多家生产企业,有超过10000余个产品种类。平台不但实现采供双方的精准对接,在利益最大化、环节最优化、成本最低化等方面下功夫。同时,还为会员企业提供源头直采、法律咨询、政策解读、市场信息共享、合作伙伴匹配、行业资讯订阅等多元化的专业服务。
随着进口食品种类及数量的持续攀升,进口食品安全成为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热门话题之一,也成为整个行业最关注的话题。服务平台在源头把控,最大化实现全球可追溯的工作上也是不遗余力。先后与60余个国家驻华使领馆、500余个海外食品行业商会、10000余家高信用度的海外大中型食品企业进行常态化合作。同时有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中国进口食品研究院的多名专家进行背书把关,全方位保证产品品质。
秉持开放 坚定创新 追求融合 行业的明天更加美好
今天,中国已经同137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197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中国将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坚持开放、绿色、廉洁理念,努力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目标,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未来,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中国将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中国进口食品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与发展,不仅顺应了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要求,更是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繁荣、稳定发展的内在需要。
与时俱进,厚积薄发。“中国进口食品公共服务平台”执行主任马海华表示,在国家政策促进、消费需求拉动、科技创新推动、国际产业链形成的基础上,公共服务平台以开放为初心、以创新为驱动、以融合为根本,未来会不断升级发展,真正打造成为进口食品行业咨询、国际供应链全程服务的一流平台。促进中国进口食品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