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绘友好,让老人从“只能”到智能!
未来老年教育,智慧教育,智绘友好,首先要解决的是科技发展,各种智能设备,智能应用对老年人的不友好,首要教育的是让老人从“只能”到智能!
智能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进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我们的衣食住行包括教育和医疗都在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快速迈进时,我们是否想到,老年人群体正处于被智能化遗忘的尴尬境地。“被弱势”的老年人需要得到重视,智能化时代,老年人为什么被“被弱势”? 没人教、学不会、不愿用这三方面原因,需要引起重视。
各种智能应用忽视了“适老化”,让老年人无所适从。对于智能设备,老人们也是又爱又怕,大部分老人虽然愿意使用微信等社交工具,但对智能手机的各种复杂性能无法驾驭,害怕不小心误点了什么应用,很容易被多扣话费,也害怕绑定银行卡,钱怎么花出去的自己都不知道。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就进一步推动解决老年人在运用智能技术方面遇到的困难,坚持传统服务方式与智能化服务创新并行,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贴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务作出部署。
工业和信息化部推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互联网适老化改造,开展为老年人提供更优质的电信服务、开展互联网适老化及无障碍改造专项行动、扩大适老化智能终端产品供给、切实保障老年人安全化,让老年人在信息化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上从国家到社会,都在用友好的态度去教育老年化的市场,引导和普及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成为老年教育的重点内容,做好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培训工作,帮助有基础、有意愿的老年人了解新事物、接受新科技,融入智慧社会。针对“不会用”又愿意学的老年群体,组织社区、公益组织、老年大学等举办知识讲座和指导培训,提高老年人智能终端操作及数字信息获取能力。
很多地区已纷纷友好的运用智慧教育智绘友好,采取了很多措施和方式:
北京老年开放大学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以线上直播平台为媒介,邀请专家学者通过系列公益讲座的方式启动实施“智慧助老”行动,对老年人开展智能手机使用等相关主题的公益讲座。发挥系统办学优势,挖掘本校及各区分校的师资,开展线下教学,把智能手机培训等系列课程送进养老服务机构,探索学养结合模式,推动老年人智慧生活建设,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
天津开放大学带领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让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班主任悉心指导,手把手教老年人操作智能手机,帮助学员逐渐掌握手机基本应用、网上订餐、查看旅游攻略、订机票火车票等功能。学员们除了参加面授外,还可以上直播网课,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进行学习。此外,老年大学还将“玩转手机”课堂搬到社区,多次进社区举办普及手机知识的活动,让老年朋友跟随教师边学边练。
宁波广播电视大学老年教育学院聚焦信息化时代老年人的真实生活需求,开发系列智能技术教育课程,建设智能技术网络教育资源,推动信息化技术在老年群体的运用,提高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享受智能化服务带来的便利。
教育机构和社会纷纷友好教育方式,那企业呢?推动手机等智能终端产品适老化改造,使其具备大屏幕、大字体、大音量、大电池容量、操作简单等更多方便老年人使用的特点;积极开发智能辅具、智能家居和健康监测、养老照护等智能化终端产品;发布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推广目录,开展应用试点示范,按照适老化要求推动智能终端持续优化升级;建设智慧健康养老终端设备的标准及检测公共服务平台,提升适老产品设计、研发、检测、认证能力;推动与老年人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政务服务、社区服务、新闻媒体、社交通讯、生活购物、金融服务等互联网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改造;优化界面交互、内容朗读、操作提示、语音辅助等功能,鼓励企业提供相关应用的“关怀模式”、“长辈模式”,将无障碍改造纳入日常更新维护;
厂商针对老年人常用的产品功能,设计制作专门的简易使用手册和视频教程;将加强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能力列为老年教育的重点内容,通过体验学习、尝试应用、经验交流、互助帮扶等,引导老年人了解新事物、体验新科技,积极融入智慧社会;推动各类教育机构针对老年人研发全媒体课程体系,通过老年大学(学校)、养老服务机构、社区教育机构等,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老年人提高运用智能技术的能力和水平。
回顾往期,美好光影投射出五颜六色的智慧之光,智绘出绿色的学前教育,黄色的基础教育,白色的高等教育,红色的终身教育,蓝色的职业教育还有今天的橙色的老年教育。下一期,更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