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把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作为促进教育质量全面提升、助推城镇化建设、服务“绿色崛起”、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支撑,抢抓打造“技能甘肃”的历史机遇,系统谋划部署,努力推动职业教育迈入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着力优化发展生态。加大制度创新,把制度创新作为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驱动力。省委省政府坚持下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先手棋”,主要负责同志定期研究重大事项、协调解决重点难点问题,积极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条件。在省、市、州各级成立“技能甘肃”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职业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推进实施中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把职业教育发展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教育工作全局,统筹谋划。加大政策供给,先后出台《甘肃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甘肃省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甘肃省职业教育助推绿色生态产业发展实施方案》等文件,初步构建了支持和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提供坚实保障。加大投入力度,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每年投入专项经费1.5亿元,支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高质量发展。设立中职改善办学条件专项资金,将中职学校办学能力提升作为厅长突破项目,持续加强中职学校的办学水平。2021年计划投入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8亿元,实现职业技能培训37万人次,全力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落地见效。
着力推进深化改革。推动职业院校分类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形成更加符合职业教育类型特征和规律的人才选拔模式。普通高中毕业生采取综合评价录取或统一高考录取方式,中职学校学生实行“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录取方式,配套实施五年一贯制“中高职贯通”招生和中职升学考试招生制度,打通中高本衔接培养通道。2020年全省中职计划招生完成率达129%,高职院校招生总计划完成率达116%。深化职教领域“放管服”改革,推动由注重“办”职业教育向“管理与服务”过渡。建立“陇原人才服务卡”制度,从户籍办理、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9个方面,为各类高层次人才制定务实管用的服务保障措施,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吸引高层次人才扎根甘肃、服务甘肃。施行职业院校教师队伍用工总量管理,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支持校企互聘、双向流动。深化职业院校人才薪酬待遇改革,将绩效工资分配权限和总量审核权限下放至各职业院校,单列引进高层次人才绩效工资,拓宽收入渠道并允许兼职取酬,提高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开通特殊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对符合条件的特殊人才对象,按照“一人一事、一事一议、特事特办”的模式,打破技能人才职称评聘“天花板”,推动一批产业工人破格晋升正高级工程师职称。畅通企业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从教渠道,深入实施“陇原巨匠”培育工程,培育一批有“绝活”、善育人的“双师型”教师。
着力深化产教融合。积极探索产业、行业、企业、职业、专业融合发展模式,促进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有效衔接融合。打造陇中职业教育集群,重点加强石油化工、有色冶金、现代制造等专业建设,助力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建设;打造河西走廊职业教育集群,重点加强生态保护、清洁能源、戈壁农业等专业建设,支撑河西内陆河流域生态屏障构建,助力祁连山生态环境修复和涵养;打造陇东南职业教育集群,着力加强现代制造、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专业建设,助力提升陇东南经济增长带核心竞争力。推进职教集团建设,建成电子商务、石油化工、军民融合等29个省级行业型职教集团,3家单位入围国家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名单。启动省级产教融合型试点企业培育建设工程,健全产教融合激励机制,遴选甘肃省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建设培育单位40家,支持社会力量兴办职业教育,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助推经济、改善民生的支撑能力。发挥职教园区示范作用,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打造兰州新区职教园区,累计投入资金186亿元,将24所中职学校整合为4所高职院校,10所高校及职业院校约15万师生入驻园区。按照“一会两院多平台”的建设思路,组建兰州新区职教园区校企合作理事会,筹建培训学院和中德学院,组建产教融合中心、智能制造中心、创业孵化中心、行业服务中心等多个服务园区职业院校的经营实体平台,优化运行机制,盘活公共实训资源,将职教园区打造为全省产教融合的示范区。
着力促进提质赋能。扩容优质资源,实施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优质中等职业学校建设计划,集中力量建设19所高水平高职学校、33所优质中职学校,显著提升职业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其中,23所中职学校获批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3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名单,6所院校分别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教学管理50强”“实习管理50强”和“学生管理50强”。完善职业教育办学层级结构,贯通职业学校体系,推动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组建2所职业技术大学,3所独立院校转设为民办本科院校。赋能脱贫攻坚,构建职业教育“技能扶贫”模式,紧盯职业教育助推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每年面向农村招收近10万名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接受职业教育,每年培养“两后生”6万人、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