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特斯拉在北京管庄特斯拉中心举办“T-talk”讲堂,张丽娜向媒体介绍了特斯拉充电网络的技术路线和发展历程,并共同探讨特斯拉“无忧充电”为车主带来的舒适体验,以及特斯拉对中国充电网络“新基建”建设带来的重要意义。
不断提升网络布局的密度与广度
作为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先行者,特斯拉一直追求让充电场景更加多元化,以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补能需求。自2014年起,特斯拉就从家庭充电桩开始,为中国车主搭建解决补能问题的系统性方案框架。
据张丽娜介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特斯拉发现相比欧美以别墅为主的车主,中国车主往往在小区车库停放车辆,这里充电桩安装流程较复杂,而且只有具备专业资质的团队才能安装。由此特斯拉家庭充电团队应运而生,参与并帮助车主从申请电表、敷线安装到验收使用,全程安心无忧。张丽娜从2014年特斯拉充电网络团队创建之初便加入其中,伴随着团队7年的发展历程,她也看到了团队所取得的每一个成绩。 2016年特斯拉完成了全国范围的服务网络覆盖,2020年又开启质选服务商提升项目……张丽娜表示,特斯拉家庭充电团队在发展过程中,得到了电力及相关部门的支持,同时他们也积极为行业发展建言献策,为推动“新基建”建设贡献了宝贵经验。
在超级充电网络布局方面特斯拉也紧锣密鼓地进行,他们根据中国国情与用户特点,打造“以家庭充电桩和超级充电桩为主,目的地充电桩为辅,第三方充电桩和通用移动充电器为补充”的完备充电解决方案。
如今,特斯拉的充电桩网络覆盖了商场、写字楼、高速服务区、酒店、旅游区等场所,让车主无论是居家代步、商务通勤、近郊出游,还是追逐“梦想与远方”的长途自驾,都能感受到特斯拉“无忧充电”带来的乐趣。截至目前,特斯拉在中国开放使用的超级充电站数量突破900座,超级充电桩超过7000桩,搭配700+目的地充电站、1730+目的地充电桩,特斯拉充电网络已覆盖中国330个以上的城市。
不仅提升充电桩的密度,在布局的广度上,特斯拉也一路高歌猛进:在318国道川藏段,特斯拉建成了首条充电功率最大、海拔最高、里程最长的超充线,全程超过2500公里,最高点直达珠峰脚下;沿着“丝绸之路”,特斯拉充电网络以西安为起点,横跨2600公里直至乌鲁木齐,让特斯拉车主伴着驼铃以今怀古;途径青海、甘肃两省的“西北大环线”全线畅通,不仅打通大西北的“绿色路线”,也标志着特斯拉充电网络完全覆盖中国32个省会城市;延伸至中国“北极村”漠河的“极光之旅”线路,更是成为首条东北地区的充电路线。“从最东边的长白山,到最西边的新疆霍尔果斯;从最北边的漠河,到最南边的海南三亚,贯穿南北、横跨东西的特斯拉出行补能生态系统,让每一位车主真正实现‘无忧充电,自在随行’。”张丽娜说。
持续提升充电效率深挖清洁能源供应
2012年,特斯拉V1超级充电设备投入市场,最大功率达到90kW;仅两年后,最大功率提升为120KW的中国首座V2超级充电站就正式启用,而当年国内市面上多数直流充电设备的最大功率还是30kW;2019年,最大功率翻倍提升至250KW的V3超级充电站发布并启用,将充电效率再次提升至新的高度。
特别是随着特斯拉上海超级充电桩工厂正式建成投产、V3超级充电桩实现中国制造,加速了全球顶尖充电设备在中国的普及,更将中国充电桩新基建的发展标准提升到新的高度,特斯拉中国充电网络也迎来了爆发性发展:V3超级充电站点大规模上线、国内首座服务区超级充电站点上线、在上海刷新全球最大超级充电站纪录、在高原与极寒等极端环境中搭建充电线路……特斯拉充电网络,让车主的信任与认可逐渐加深。
为获得用户的信赖,特斯拉还以智能化手段增强补能便利性。目前,特斯拉车主只需使用车端地图的路径规划功能,就能够快速便捷地查找周边的超级充电站,车辆还可提供站点信息,按能量需求自动规划补能路线。在充电站点,车主无需下载APP、注册登录,只需比平时停车多做一个插入充电枪的动作,即可无感补电。
除了不断布局充电网络、提升充电效率,特斯拉更从能源生成方式上寻求突破。张丽娜告诉媒体,目前特斯拉已在“日光之城”拉萨和魔都上海启用光储充一体化超级充电站,将阳光转化为电能,通过Powerwall 储能设备储存能量,再使用储存能量给车辆充电。通过能量存储和优化配置实现本地能源生产与用能的基本平衡,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张丽娜表示,特斯拉将持续深挖清洁能源供应,进一步改善世界能源利用结构,打造“可持续能源”的无限可能,让“未来时”的交通出行方式变为“进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