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食品行业处于市场需求急剧变化和产业模式整体转型的关键时期,行业发展呈现出相当复杂的态势。因此,进一步夯实食品行业安全基础,提高食品行业发展质量,保障食品行业健康发展尤为重要。
中国农业大学原副校长张建华表示,在此背景下,以引领食品安全领域科技创新、促进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事业健康发展为宗旨颁发的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在以下3个方面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一是通过奖励基础研究,夯实核心技术,保障食品安全底线。行业基础研究与行业核心技术互为表里,核心技术的发展,往往建立在基础研究持续深入的前提下;食品安全领域核心技术的成熟,能够为食品安全筑牢技术底线。
二是通过奖励攻关研究,突破关键技术,引导食品行业在升级过程中的正确方向。我国食品行业正处于产业转型的紧要关头,集中力量组织攻关研究,取得关键技术的关键突破,是引导食品产业转型向着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前进的重要保障。(下转2版)
三是通过奖励创新研究,引领前沿技术,开创食品安全新格局。食品安全科研的创新性,决定着食品安全前沿技术发展的方向和阶段。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的食品安全尖端成果,可能改变既有的食品安全技术格局,在食品安全技术应用、食品安全机制建设等方面形成新局面、新态势。
中国食品报社副社长、总编辑刘彤表示,一直以来,长城奖以不断夯实的评审公信力、巨大的行业影响力、强大的品格号召力,有效促进了食品安全领域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前沿技术的突破和发展。长城奖立足现实问题,聚焦产业前沿,突出科技在食品行业进一步市场化过程中的关键作用,希望通过奖励机制鼓励潜心专业研究的技术团队和项目,不断夯实食品安全的技术基础,为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安全保障,引领食品行业科技发展新趋势。刘彤说:“相信获奖项目成果一定能够转化为促进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障食品行业生产和经营安全的高效生产力。希望广大食品行业科技工作者以此次颁奖活动为契机,在‘十四五’期间,以食品安全科技创新为主基调,构建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产业联动机制,优化食品行业产品结构,增强食品产业韧性,构建食品科技产业新体系,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出贡献。”
中国农业大学教授车会莲代表特等奖获奖团队在获奖感言中谈到,食品安全是实现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的重要基石。在食品产业供应链条不断延伸、设计要素不断丰富的当下,对企业和政府来说,提高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能力,推进生产质量和管理效率再上一个新台阶,是一个重要的挑战。团队获奖项目《加工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以加工食品供应链为对象,以推进加工食品流通过程中品质维持和溯源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提高应用企业的生产和管理效率为两大目标,以食品原料、食品加工、食品保鲜贮藏物流为三大环节,以内外源食品安全风险因子快速筛查与精准识别技术的研发、加工食品贮藏保鲜物流关键技术的开发、加工食品电商冷链物流方法的优化、加工食品供应链标准化与管理体系的建设为四大抓手,取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科研成果,为我国加工食品流通过程中的质量安全、贮运保鲜及品质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加工食品供应链的质量安全控制仍需持续关注。科学技术支持食品安全技术全链条创新研发、支撑食品工业快速健康发展,创新驱动食品行业进步、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是大势所趋。我们将继续努力,在提高技术研发创新的同时,加强与行业和政府的合作,不忘服务社会,永远牢记作为食品安全科技工作者惠民利国的初心,牢记肩负的使命责任,脚踏实地地深入一线,为我国食品行业的发展,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更加积极的贡献。”车会莲如是说。
活动现场,中国食品报社副总编辑粘新宣读了2021年长城奖获奖名单。此次评奖工作由中国食品行业智库作为学术支持单位,经过前期严格评选,由中国农业大学、良品铺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五常市良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申报的《加工食品供应链质量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北京大北农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畜禽食品中致病微生物监测防控一体化关键技术研究》2个项目获得特等奖,《针对超重/肥胖人群营养安全的功能食品开发及健康管理技术产业化应用》《食用农产品掺伪关键技术与设备开发》等8个项目获一等奖,《全流程食品安全闭环管理系统》《食品微生物标准鉴定图谱库的构建》等14个项目获二等奖。
据了解,长城食品安全科学技术奖于2017年由中国食品报社设立,是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和科技部《关于进一步鼓励和规范社会力量设立科学技术奖的指导意见》精神,由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备案审批的行业奖项。该奖每年进行一次评审和颁奖,重点奖励在食品安全领域技术进步活动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集体和个人(团队),以充分调动广大食品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努力为促进我国食品安全科学技术事业以及食品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不断提高人民健康水平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