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桥梁主梁为T型梁,设计强度等级为C50,配制强度58.2MPa,坍落度在10cm~12cm;要求该混凝土梁具有良好的工作性,水化热较低;在满足各项性能指标的同时,应尽量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根据混凝土高性能化设计理念,该混凝土设计思路为:(1)合理选择砂率;(2)控制用水量在175kg/m3以下,水胶比0.40以下;(3)采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4)采用新型高效减水剂。
(1)砂率的选择通过前期探索性实验,确定该石料生产线机制砂混凝土的砂率在34%~40%之间。
(2)用水量的影响试验水泥用量为480kg/m3,在不掺粉煤灰的情况下,比较了用水量对该石料生产线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和强度的影响,坍落度数据及工作性显示:(1)在胶凝材料及外加剂掺量不变的情况下,用水量对混凝土和易性影响明显,用水量稍大,混凝土就产生离析或泌水;(2)用水量一定时,和易性对砂率也比较敏感,砂率大,混凝土变粘,砂率稍小,混凝土轻微离析。从和易性及强度整体考虑,1-2和1-6的配合比比较理想,因此初步确定用水量为154kg/m3或158kg/m3,即水胶比为0.31或0.32。
(3)粉煤灰掺量及水胶比的影响该混凝土应用于公路桥T型梁,粉煤灰的掺入除应满足正常的工作性要求外,还要有一定的早期强度。因此,为保障混凝土的早期强度能达到工程要求,需通过试验确定粉煤灰的最佳掺量。表3表明:(1)从粉煤灰掺量(0、10%、20%、30%)的和易性及7d、28d抗压强度来分析,粉煤灰的最佳掺量为10%,最佳水胶比为0.32;(2)在相同的粉煤灰掺量下,水胶比下降导致浆体中自由水含量减少,混凝土粘稠度升高。适当降低砂率后,混凝土并没有因为浆体含量的减少产生离析,和易性反而得到改善,从而选定0.32水胶比情况下最佳砂率为36%。对于此种现象,该石料生产线机制砂石粉含量较高,改善了混凝土粘聚性和保水性,从而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离析,保障了混凝土的和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