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蓝色经典红遍大江南北,到苏酒集团成立,再到今天行业调整下提出打造互联网白酒企业,推出微分子酒,洋河多年来的发展始终伴随着质疑声。
2014年上半年,洋河股份(002304)实现营业收入86.53亿元,同比下滑8.05%,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54亿元,同比下滑13.10%。相比一季度,今年二季度营收、净利同比下滑3.4%、8.11%,有较大幅度改善。分析人士指出,洋河凭借卓越的管理和创新能力,在行业调整中主动拥抱互联网思维,顺应消费趋势,推进定制酒业务,全面破局市场等应变举措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有望较快走出低谷,而长期看来,凭借良好的基地市场优势,其有望率先全国化。
不过,虽然业绩报表趋好,但是质疑声依然存在,如洋河在根据地市场江苏推行扁平化后是否还有挖潜的空间?新推出主打低醉酒度的微分子酒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开拓省外市场能否再复制江苏现象?
业绩持续改善,
应变策略效果显现
记者注意到,洋河应对行业调整的思路是“以变应变,变中求进;以少应多,少中求破”。
洋河股份董事长张雨柏表示,洋河注意到三公消费在企业的空间已很小,大众消费正在升级。为此,洋河在大众酒上开始布局,在江苏省内重点推柔和双沟,在全国范围内推洋河老字号。这两个系列今年的市场增速有望突破50%。
此外,洋河在收集了超过10万份消费者调查后,推出了用5年时间打造的微分子酒。这款酒主打健康概念,价格在每瓶400元~600元,主打商务宴请以及中高档大众消费者。据了解,其最大的优势是度数低、不上头、醒酒快,且含有多种活性微量成分。和君咨询副总裁林枫认为,微分子酒的推出为白酒行业注入了“大健康”的因子。
显然,洋河并没把所有的资源都放在蓝色经典系列上,而是选择将资源投放在子品牌以及中端、中低端方面。但是,这些中低端产品能否为市场所接受?类似于丰谷低醉酒度卖点的微分子酒能否赢得商务人士的青睐?这些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瑞银证券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赵琳判断,凭借强大的渠道能力,洋河未来在50元/瓶~200元/瓶价格带有望成为全国第一。
为顺应消费方式的转变、销售渠道的演变,洋河还积极推进封坛酒、定制酒业务。洋河的意图是依托婚宴等个性消费需求,可以开展移动互联全柔性生产模式,填补市场空白点。
更令人关注的是,洋河提出要成为一家互联网白酒企业,其成立互联网中心,强化推进电子商务。记者了解到,洋河一方面在推广洋河1号自主开发APP,另一方面通过天猫和京东等电商平台把握消费购买习惯的变迁。
安信证券分析师苏青青认为,这种实体经销网络+手机APP+电商的模式,实现了渠道的全覆盖。
2014年洋河业绩出现持续回暖态势,尤其是二季度营收、净利降幅较一季度进一步收窄,已经回升至个位数水平。
山西证券分析师罗胤认为,无论是中低端产品线的丰富,还是电商渠道对传统渠道的补充,都进一步贡献了市场业绩。
基地优势明显,
全国化扩张可期
相比于其他白酒品牌,洋河的市场特点更加独特。齐鲁证券分析指出,洋河的基地市场质量非常高。一是江苏人均消费高,消费价格水平高支撑了定位更好的品牌,也提供了良好的利润和现金流;二是江苏市场集中度高,洋河在苏酒中属于绝对的龙头。在此基础上,洋河较之其他品牌更有未来品牌全国化的深度和广度。
市场购买力强是江苏市场的特点,不过洋河早在行业黄金十年间就推行天网工程,在全省范围推行终端抢柜,如今又在坚决推进扁平化策略。业内人士认为,洋河在江苏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顶峰,很难再有大的突破。而加重洋河江苏市场压力的还有今世缘的上市,业内人士表示,今世缘的上市将在江苏市场形成更大的品牌号召力,从而从洋河手中争夺份额。
因此,如何让基地优势继续保持,并为全国化扩张输出“弹药”成为洋河的一项重要课题。
为进行全国化扩张,洋河股份今年重推洋河1号APP。据了解,目前已经在湖南、安徽、浙江等六个省22个市上线。不过,目前用户量还不是很大,平台推广工作会成为后期重点工作,而依托此平台进行后期的用户开发培育、大数据分析、精准深度营销仍尚需时日。
此外,洋河还凭借资本触角走出去,目前已经在湖北十堰、湖南长沙推进白酒园区项目。国泰君安证券分析师胡春霞判断,洋河未来的并购布局还将持续,其并购的重点是选择白酒消费潜力大的省份,以具区域品牌知名度的企业作为并购标的,通过输出营销、管理来实现协同效应,进而叠加高端品牌,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这样有助于推进全国化的发展。
无论是依托线上平台影响全国消费者,还是走出去投资设厂,洋河都要面对区域品牌的竞争,各地市场与江苏市场并不相同,需要因地制宜。高端酒的持续缩量,更让省外渠道压力陡增,因此,洋河的全国化扩张之路虽较之其他品牌更有实力,但是任重道远。
洋河股份 业绩环比改善,全国化扩张可期
日期:2014-09-24 12:49 点击: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