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体系的目标,将是运用国家公众信息网络已有的资源和基础,采用既能与国际接轨又自主可控的物联网标识技术,实现产品质量安全信息追溯的动态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并与国家其他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同时,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架构灵活可扩展,兼容不同领域、不同细分行业,适应和包容差异化的企业编码体系和产品信息追溯水平,面向消费者、企业和政府提供跨领域、跨平台的公共服务。
食品溯源涉及农业、烟草、商务、工商、质检等多个行业主管部门,标准众多。有农产品追溯码、药品电子监管码、肉类蔬菜流通追溯等等。编码方案和管理规则繁多,构建“大一统”的食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面临很多挑战。
从目前整个中国食品安全体系建设的整个层次来看,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编码标准是最低层的基础,而政府级、行业级、企业级的食品安全系统则是建立在这个标准之上的具体应用,信息采集设备、信息系统的软硬件集成、检测仪器、赋码、读码等信息读取设备等则是在这个具体应用系统运行的组件。由此可见,作为底层基础的追溯信息编码标准则成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未来兼容性和扩展性的重要基础。也就是说追溯信息的编码标准犹如电脑的操作系统,而政府级、行业级、企业级等各个独立运行的追溯系统则是建立在操作系统上的软件应用。而整个社会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体系必然会朝着互通互联的方向发展,因此,当前编码标准之争则成为影响未来整个社会食品安全体系完全标准化的重要事件。
从即将于4月8日开幕的BSFDT2014组委会了解到的信息,从国内的情况来看,以EAN·UCC为标准的统一产品编码(GTIN)、以基于全球统一标码(Handle)的标码技术(Handle System)、以ISO、IEC为标准的RFID技术,CNNIC基于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建立的物联网标识统一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成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四个主要统一编码标准。
以EAN·UCC为标准的统一产品编码(GTIN)
以EAN·UCC为标准的统一产品编码(GTIN)体系应用较早, 1973年,美国统一代码委员会选定IBM公司的条码系统,作为北美的通用产品代码,即UPC码,应用于食品零售业,利用条码技术进行自动销售,大大加快了食品的流通。1981年,国际物品编码协会成立。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商品标识代码系统及条码标识,以条码识读为基础的POS自动销售系统,带来了销售、库存管理、订货、结算方式的变革,同时也促进了条码体系的发展及其在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应用,逐步从供应链的零售末端前推到配送、仓储、运输等物流各个环节。
近年来,EAN与UCC合作建立了全球统一的开放系统的物品编码体系及条码标识,为全供应链物流环节的条码应用提供了解决方案。EAN.UCC系统是国际物品编码协会和美国统一代码委员经过近30年的努力而建立的标准化物流标识体系,是全球贸易和供应链管理的共同语言,包括对贸易项目、物流单元、资产、服务等的标识系统。
全球统一标码(Handle)的标码技术(Handle System)
基于全球统一标码(Handle)的标码技术(Handle System)是起源于互联网、应用于物联网的一种标识符号,其发明人是“互联网之父”罗伯特·卡恩博士。它是以一定的方式赋予互联网上的各种对象(文档、图像、多媒体等)一个唯一、合法、安全和永久的标识,通过这个标识可以实现对被标识对象的解读、定位、追踪、查询、应用等功能。目前,负责管理标码的国际组织DONA(数字对象命名规范机构)已经在瑞士日内瓦设立,我国参与了DONA的创建并成为创始成员。
标码在各种行业应用时,可以兼容现有的各类标识。随着技术的进步,未来标码将以其良好的兼容性与扩展性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标码技术作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共性底层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目前物联网发展瓶颈的问题。
以ISO、IEC为标准的RFID技术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以美国为首的EPCglobal、日本UID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是RFID技术标准的主要推动者。RFID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近年来由于集成电路的快速发展,RFID标签的价格持续减低,因而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
RFID标准化工作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199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联合技术委员会JTCl设立了子委员会SC31(以下简称SC31),负责RFID标准化研究工作。
从ISO制订的RFID标准内容来说,RFID应用标准是在RFID编码、空中接口协议、读写器协议等基础标准之上,针对不同使用对象,确定了使用条件、标签尺寸、标签粘贴位置、数据内容格式、使用频段等方面特定应用要求的具体规范,同时也包括数据的完整性、人工识别等其他一些要求。
EPCglobal标准体系是面向物流供应链领域,与ISO/IEC通用性RFID标准相比,可以看成是一个应用标准。EPCglobal的目标是解决供应链的透明性和追踪性,透明性和追踪性是指供应链各环节中所有合作伙伴都能够了解单件物品的相关信息,如位置、生产日期等信息。为此EPCglobal制定了EPC编码标准,它可以实现对所有物品提供单件唯一标识;也制定了空中接口协议、读写器协议。这些协议与ISO标准体系类似。
日本UID制定RFID相关标准的思路类似于EPCglobal,目标也是构建一个完整的标准体系,即从编码体系、空中接口协议到泛在网络体系结构,但是每一个部分的具体内容存在差异。为了制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标准,在编码方面制定了ucode编码体系,它能够兼容日本已有的编码体系,同时也能兼容国际其他的编码体系。在空中接口方面积极参与ISO的标准制定工作,也尽量考虑与ISO相关标准兼容。在信息共享方面主要依赖于日本的泛在网络,它可以独立于因特网实现信息的共享。
CNNIC基于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的物联网标识统一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
国家发改委于2013年5月正式批复“国家物联网标识管理公共服务平台”项目。该项目由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三家参与单位,基于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建立物联网标识统一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该平台将从开展标识解析服务入手,致力推动我国自主研发的物联网基础资源标识体系、服务体系和技术标准的建设,打造物联网的“信息中心”,为自主关键技术研究和行业典型应用推广提供优质安全的基础资源服务支持。预计平台建成后,将同时实现10万个物联网域名注册,提供不低于日均500万个物联网标识解析/搜索服务,为我国物联网产业链提供跨行业、跨平台、跨管理机构的标识管理公共服务,支撑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与应用。
综上所述,以EAN·UCC为标准的统一产品编码(GTIN)标准是目前应用最广,全球统一标准最高的标准编码体系,而以ISO、IEC为标准的RFID技术在目前食品安全追溯领域也是应用广泛的一种标准,但其兼容性和可扩展性不如全球统一标码(Handle)的标码技术(Handle System)标准和基于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建立物联网标识统一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考虑到标准体系关乎国家信息安全等重大问题,以全球统一标码(Handle)的标码技术(Handle System)标准采用全球统一标准,我国又是发起成员国,具有一定的主动性,BSFDT认为是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一个标准体系;国家政府部门大力支持的中科院基于域名系统(DNS,Domain Name System)建立物联网标识统一管理和公共服务平台则是完全自主产权,又具有全球统一标准性,未来在一些领域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